秋光为序,征程新启。2025年9月10日下午,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学生活动中心310教室召开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工作会议。会议以“规范·创新·提升”为主题,全面部署本学期教学、考核、出卷、教案、学生成果集、实践活动等各项重点工作,凝聚共识、明确方向,为新学期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
一、严谨规范,筑牢教学评价的压舱石
会议首先回顾并总结了上学期期末阅卷工作,在此基础上,对本学期评卷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会议强调,阅卷过程中须细致标注每小题得分点,统一使用红笔批改、黑色签字笔签名,并严格执行“两两交叉、逐份复核”机制,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严谨的操作流程,守护每一份成绩的准确与公平,筑牢教学评价的生命线。与此同时,会议对考试材料的整理与归档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,从纸质装订到电子归档,均需严格规范。教学大纲、试题设计、评分标准、成绩登记表等关键材料,不仅要形式完备、签章齐全,更需内容准确、归档及时,体现出课程组严谨细致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,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
二、深耕教学,构建育人实践新范式
课程组对本学期教案编写、题库修订提出明确时间节点与质量要求,并围绕“教学目标撰写”、“教学环节设计”等共性疑难问题展开热烈讨论,着力推动教学设计科学化、规范化、个性化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本学期将持续深化“阅读·内化·输出”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。在第18周设立的读书实践活动中,学生将以小组形式,通过演讲、情景剧、跨界对话等生动形式,展示对哲学、伦理、法治类经典著作的深度阅读成果。这一设计既注重学术思辨,又鼓励创新表达,是课程组推动“思政课”活起来、实起来的重要举措。

三、强化担当,严守命题纪律生命线
会议明确了期末出卷工作的责任人与流程安排,由刘浪英、程娜两位老师分别承担A/B卷命题任务,并严格执行交叉审核与组长终审的双重把关机制。会议强调,所有接触试题人员须签订保密承诺,坚决杜绝泄密行为,以最高纪律要求维护考试公信力。
四、锤炼师艺,传递立德树人正能量
课程组高度重视教师教学素养与课堂效能提升,从仪态着装、语言表达到课堂管理、互动设计等方面提出细致建议。鼓励教师走出讲台、贴近学生,善用启发式、讨论式教学,激发课堂活力。同时提醒全体教师保持“随时被听课”的状态,以最佳表现迎接校领导、督导和课程组的常规检查。

本次会议内容充实、安排周密,既有对教学常规的细化和夯实,也有对教学创新的探索和规划。新学期,德法课程组全体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严谨的态度、更加创新的精神,携手共进,笃行不怠,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。
供稿: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